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以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为代表的国外存储大厂,在内存技术迭代的浪潮中,对产品布局做出了重大调整,而这一变化也为国内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。
01、国外大厂停产DDR4,国内市场填补空缺
-
三星:2025年4月致函客户,针对DDR4模组2025年底进入产品寿命结束,最后订购日期在6月上旬。停止1y/1z纳米制程8GB LPDDR4生产;多款8GB/16GB DDR4 SODIMM或UDIMM模组等将进入停产,最后出货日期为12月10日。
-
美光:已向客户发出信件通知DDR4/LPDDR4将停产,预计未来2-3个季度陆续停止出货,主要针对PC及数据中心领域,仅保留车用/工业定制化产能。
- SK海力士:DDR4产能占比从30%降至20%,大连工厂转产HBM。
至此,三家存储大厂均已宣布停产DDR4内存。究其根源,AI带来巨量的HBM和服务器DRAM增量需求,使得原厂倾注更多资源生产高附加值产品。而DDR4产品随着时间推移,边际利润越来越低,故而大型原厂选择撤出这一市场。
然而,在原厂撤出的同时,国内市场却呈现出不同景象。国内存储企业长鑫存储、福建晋华在DDR4内存市场上采取了积极的扩产策略,并大幅下调价格,这一举措使得国内厂商在DDR4市场份额得以快速提升,填补了国外大厂退出后留下的部分市场空缺。
国内厂商之所以还在专攻DDR4,主要是基于市场需求与自身技术发展阶段的考量。在市场需求端,尽管DDR5逐渐兴起,但DDR4在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且性能要求相对不高的领域,例如部分消费级PC、低端笔记本电脑、工业控制、智能家居等,仍存在较大需求。从自身技术发展来看,国内厂商在DDR4领域经过多年耕耘,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与产能优势。其通过对DDR4技术的持续优化,在产品性能和质量上也不断提升,能够满足市场对DDR4内存的品质要求,从而在DDR4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而在技术研发方面,国内厂商在DDR4技术上也不断取得突破,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。以兆易创新为例,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持续技术累积,已推出多款符合JEDEC标准的DDR4芯片产品,涵盖不同容量与频率规格,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、安防监控、网络通信等。兆易创新在DDR4产品上持续提升数据传输速率、降低功耗,同时在兼容性与可靠性测试方面建立起成熟体系,已具备向下游客户大规模稳定供货的能力。
合肥长鑫作为国内DRAM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,也在DDR4技术上不断推进工艺演进。目前,长鑫基于19nm工艺节点的DDR4芯片已实现量产,产品性能可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。在制程微缩、芯片稳定性与产能扩展等方面,长鑫持续加码投入,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。
此外,包括福建晋华、普冉半导体等新兴厂商也在积极布局DDR4相关产品开发,围绕特定行业需求打造差异化解决方案,加速产品落地。
02、海外厂商转向HBM/DDR5,多领域驱动发展
当国外大厂逐步停产DDR4时,它们将目光转向了HBM和DDR5市场,而这一转变背后,是多领域的强劲需求驱动。
数据中心作为AI应用的核心场景,对内存性能和容量提出了极高要求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,无论是AI训练还是推理,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,这使得内存的带宽和容量成为系统效能的关键瓶颈。DDR5凭借高速率和大容量特性,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处理速度;HBM则以其超高带宽,极大满足了AI服务器对数据快速读写的需求。
在PC和移动设备市场,随着AI技术的逐渐融入,对内存容量和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。例如更多AI PC的出货以及智能手机DRAM容量从8GB向16GB迈进,都促使市场对更高性能内存的需求增加。DDR5在PC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,能够提升设备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,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。
汽车行业正朝着智能化、电动化方向发展,车载信息娱乐系统、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对内存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日益严苛。DDR5内存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,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;而HBM在一些高端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中,也开始崭露头角,用于满足对海量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。
当然,海外主要厂商在DDR5和HBM产品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三星作为存储行业的领军企业,在DDR5和HBM技术上持续投入研发。其重点生产1a/1b纳米制程的DDR5和HBM3E,通过先进的制程工艺,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功耗。在HBM方面,三星不断优化HBM3E技术,提升其在AI服务器等领域的应用性能。
SK海力士同样在DDR5和HBM领域发力,其DDR4产能占比持续下降,重点聚焦企业级与AI市场。大连工厂转产HBM3E和LPDDR5X,且HBM产能已售罄。SK海力士计划2025年Q3量产HBM4,采用MR-MUF工艺,单颗容量达36GB,这将进一步推动AI服务器性能的提升,满足AI应用对内存更高的带宽和容量需求。
美光在DDR5和HBM产品布局上也毫不落后。公司在停止部分DDR4供应的同时,大力发展DDR5及HBM3E产品。美光的HBM产能每季度都在强劲提升,并且凭借低功耗技术优势,如正在量产且产能快速提升的HBM3E,比最强竞争对手的产品功耗低30%,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同时,美光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非常快速量产LPDRAM,并将其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公司,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内存市场的地位。
03、内存市场未来发展趋势
从市场趋势来看,DDR5取代DDR4成为主流已是必然。随着技术进步与产能提升,DDR5性价比持续走高,预计2025年渗透率突破65%,2026年达80%以上,其与DDR4的价格差也在不断缩小,加速了消费级市场的接纳进程。而HBM市场凭借AI应用的强劲需求,呈现爆发式增长,未来在AI服务器、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加持下需求还将持续高速增长。
对于国内厂商,尽管在DDR4市场有所收获,但面对内存行业快速的技术迭代,需加快向DDR5和HBM领域转型,从而缩小与国际大厂的技术差距,才能在未来内存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订阅我们,获取最新资讯
订阅我们,即可随时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,我们的新闻资讯是您掌握走在行业前沿的关键.